GFS|气象预报数据集|数据分析数据集
收藏
- 全球预报系统(GFS)首次由美国国家气象局(NWS)发布,作为其全球数值天气预报模型的一部分。
- GFS进行了重大升级,引入了更高分辨率的网格和改进的物理参数化方案,显著提升了预报精度。
- GFS再次升级,采用了新的数据同化系统和更先进的计算技术,进一步提高了全球天气预报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 GFS引入了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技术,以优化数据处理和预报模型,标志着其在技术应用上的新里程碑。
ShapeNet
ShapeNet 是由斯坦福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和美国芝加哥丰田技术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开发的大型 3D CAD 模型存储库。该存储库包含超过 3 亿个模型,其中 220,000 个模型被分类为使用 WordNet 上位词-下位词关系排列的 3,135 个类。 ShapeNet Parts 子集包含 31,693 个网格,分为 16 个常见对象类(即桌子、椅子、平面等)。每个形状基本事实包含 2-5 个部分(总共 50 个部分类)。
OpenDataLab 收录
Nexdata/chinese_dialect
该数据集包含25,000小时的中文方言语音数据,收集自多个方言区域的本地方言使用者,涵盖闽南语、粤语、四川话、河南话、东北话、上海话、维吾尔语和藏语等。数据格式为16kHz、16bit、未压缩的wav文件,单声道。句子准确率超过95%。数据集支持的任务包括自动语音识别(ASR)和音频说话人识别。
hugging_face 收录
WideIRSTD Dataset
WideIRSTD数据集包含七个公开数据集:SIRST-V2、IRSTD-1K、IRDST、NUDT-SIRST、NUDT-SIRST-Sea、NUDT-MIRSDT、Anti-UAV,以及由国防科技大学团队开发的数据集,包括模拟陆基和太空基数据,以及真实手动标注的太空基数据。数据集包含具有各种目标形状(如点目标、斑点目标、扩展目标)、波长(如近红外、短波红外和热红外)、图像分辨率(如256、512、1024、3200等)的图像,以及不同的成像系统(如陆基、空基和太空基成像系统)。
github 收录
中国1km分辨率逐月平均气温数据集(1901-2024)
该数据为中国逐月平均温度数据,空间分辨率为0.0083333°(约1km),时间为1901.1-2024.12。数据格式为NETCDF,即.nc格式。数据单位为0.1 ℃。该数据集是根据CRU发布的全球0.5°气候数据集以及WorldClim发布的全球高分辨率气候数据集,通过Delta空间降尺度方案在中国降尺度生成的。并且,使用496个独立气象观测点数据进行验证,验证结果可信。本数据集包含的地理空间范围是全国主要陆地(包含港澳台地区),不含南海岛礁等区域。nc数据可使用ArcMAP软件打开制图; 并可用Matlab软件进行提取处理,Matlab发布了读入与存储nc文件的函数,读取函数为ncread,切换到nc文件存储文件夹,语句表达为:ncread (‘XXX.nc’,‘var’, [i j t],[leni lenj lent]),其中XXX.nc为文件名,为字符串需要’’;var是从XXX.nc中读取的变量名,为字符串需要’’;i、j、t分别为读取数据的起始行、列、时间,leni、lenj、lent i分别为在行、列、时间维度上读取的长度。这样,研究区内任何地区、任何时间段均可用此函数读取。Matlab的help里面有很多关于nc数据的命令,可查看。数据坐标系统建议使用WGS84。
国家青藏高原科学数据中心 收录
《1981—2010年中国主要农作物生育期图集》
开展了2001—2010年全国县域单元的主要农作物(春小麦,冬小麦,一季稻,双击早稻、双季晚稻、春玉米,夏玉米,棉花,春大豆,夏大豆)各生育期开始日期和结束日期的调研工作,结合全国农业气象站点的物候资料,绘制了《中国主要农作物生育期图集》。图中所表达的要素和指标均经过了专家鉴定,并考虑了它的农业意义和主要农作物对气象条件的要求,共绘制145幅图。
国家地球系统科学数据中心 收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