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ve

BlinkVision|计算机视觉数据集|事件相机数据集

收藏
arXiv2024-10-27 更新2024-10-31 收录
计算机视觉
事件相机
下载链接:
www.blinkvision.net/match/index.html
下载链接
链接失效反馈
资源简介:
BlinkVision是由浙江大学和Avolution AI合作创建的一个大规模、多样化的基准数据集,旨在填补事件数据和图像在对应任务(如光流、场景流和点跟踪)中的综合基准的空白。数据集包含丰富的模态,包括事件数据和RGB图像,并提供密集的每像素注释,涵盖410个日常类别。数据集通过高质量的资产和渲染工具生成,确保了数据的逼真性,并覆盖了多种自然因素。BlinkVision的应用领域广泛,旨在推动图像和事件相机在对应任务中的算法研究,提供新的观察、实践和见解。
提供机构:
浙江大学
创建时间:
2024-10-27
AI搜集汇总
数据集介绍
构建方式
BlinkVision数据集的构建基于Blender软件,通过精心设计的场景设置和数据渲染流程,生成包含丰富模态和密集标注的对应关系数据。首先,研究人员从Evermotion Archinteriors Collection等资源中采购了多样化的室内外场景,并引入了高保真的人体和动物模型,以增强场景的真实性。随后,通过模拟真实世界的图像捕捉过程,生成包含运动模糊和动态范围限制的‘RGB (final)’图像,以及无此类缺陷的‘RGB (clean)’图像。此外,通过高帧率渲染和事件数据合成技术,生成逼真的事件数据流。最后,利用Blender提供的工具,生成光流、场景流和点跟踪的密集像素级标注,并自动进行语义标注,确保数据集的高质量和多样性。
特点
BlinkVision数据集具有多个显著特点:首先,它融合了事件数据和RGB图像,提供了丰富的模态信息,适用于多种视觉任务。其次,数据集提供了密集的像素级标注,覆盖光流、场景流和点跟踪,为算法评估提供了详尽的基准。第三,数据集包含了410个日常类别,与广泛使用的2D和3D数据集共享类别,增强了数据集的通用性。最后,数据集通过高质量的资产和渲染工具,生成了逼真的图像,并涵盖了相机抖动和变形等多种自然因素,确保了数据的真实性和挑战性。
使用方法
BlinkVision数据集适用于评估和开发基于图像和事件的对应关系估计方法,包括光流、点跟踪和场景流估计。研究人员可以通过访问官方网站下载数据集,并在本地环境中进行算法开发和测试。数据集提供了详细的文档和示例代码,帮助用户快速上手。此外,数据集还支持在线基准测试,用户可以上传结果并参与公开排行榜的竞争,从而促进算法的持续改进和比较。通过这些方式,BlinkVision数据集为计算机视觉领域的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和丰富的资源。
背景与挑战
背景概述
近年来,基于事件的视觉技术取得了显著进展,这些技术通过提供无帧率限制的连续观测和高动态范围,弥补了传统相机的不足,特别适用于光流和点跟踪等对应任务。然而,目前仍缺乏结合事件数据和图像的综合基准。为此,浙江大学、Avolution AI、CUHK MMLab等机构的研究人员于2024年提出了BlinkVision数据集,旨在填补这一空白。BlinkVision不仅包含事件数据和RGB图像,还提供了密集的每像素注释,涵盖光流、场景流和点跟踪。该数据集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使其成为推动对应任务研究的重要工具,为图像和事件方法提供了广泛的基准测试,从而为未来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观察、实践和见解。
当前挑战
BlinkVision数据集在构建过程中面临多项挑战。首先,获取这些任务的精确像素级注释成本高昂,导致现有基准数据集在场景选择上存在偏差或过于简单。其次,结合传统相机和事件相机的优势,以增强计算机视觉系统的能力,这一领域目前仅有少数基准提供事件数据和RGB帧,限制了算法的全面开发。此外,数据集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要求算法在处理大帧间隔和极端光照条件下具有鲁棒性,这对现有图像和事件方法提出了新的挑战。
常用场景
经典使用场景
在计算机视觉领域,BlinkVision数据集的经典应用场景主要集中在光流、场景流和点跟踪估计任务中。该数据集结合了事件数据和RGB图像,为这些任务提供了丰富的多模态数据和密集的像素级标注。通过利用BlinkVision,研究者能够开发和评估基于图像和事件的算法,从而在光流估计、点跟踪和场景流估计等任务中取得显著进展。
解决学术问题
BlinkVision数据集解决了当前缺乏综合基准的问题,特别是在包含事件数据和图像的对应任务中。它通过提供大规模、多样化的数据集和密集的像素级标注,填补了这一领域的空白。这不仅推动了光流、场景流和点跟踪估计的研究,还为未来的算法开发提供了新的观察、实践和见解,从而促进了计算机视觉系统的鲁棒性和准确性。
衍生相关工作
BlinkVision数据集的发布催生了一系列相关研究工作,特别是在光流估计、点跟踪和场景流估计领域。例如,基于该数据集的研究已经提出了多种新的算法和模型,如FlowFormer和E-RAFT,这些工作在提高光流估计的准确性和鲁棒性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此外,BlinkVision还促进了事件相机和传统相机融合技术的研究,为多模态视觉系统的开发提供了新的思路。
以上内容由AI搜集并总结生成
用户留言
有没有相关的论文或文献参考?
这个数据集是基于什么背景创建的?
数据集的作者是谁?
能帮我联系到这个数据集的作者吗?
这个数据集如何下载?
点击留言
数据主题
具身智能
数据集  4099个
机构  8个
大模型
数据集  439个
机构  10个
无人机
数据集  37个
机构  6个
指令微调
数据集  36个
机构  6个
蛋白质结构
数据集  50个
机构  8个
空间智能
数据集  21个
机构  5个
5,000+
优质数据集
54 个
任务类型
进入经典数据集
热门数据集

鸭绿江流域与水系 – 世界地理数据大百科辞条

鸭绿江流域是指鸭绿江干流和支流汇水区,地理位置为39&deg43′57″N-42&deg17′28″N,123&deg35′59″E-128&deg45′50″E。与其接壤的流域分别是辽河流域(东)、松花江流域(北)、图们江流域(北)、大同江流域(西南)等。鸭绿江流域界线在中国境内从长白山天池火山口的南壁起始,向西南经长白山脉、转向西南至千山山脉的北部,再折向南入海;在朝鲜境内,鸭绿江流域从长白山天池南坡启始向东南经过摩天岭山脉,在头流山(2309 m)转向西南方向的赴战岭山脉,在英雄里附近转向西,经狼林山(2184 m)、广城、松源,转向西南方向的狄逾岭山脉,接江南山脉的南部后至鸭绿江河口。鸭绿江流域面积65215.49 km&sup2,其中,中国境内面积32799.22 km&sup2,朝鲜境内面积32416.27 km&sup2。鸭绿江是中(国)朝(鲜)界河,它起源于长白山天池火山口的南壁,向南经惠山(朝)、折向西经临江(中)、再转向西南直向丹东(中)、新义州(朝),最后在东港(中)和多狮里(朝)附近注入黄海的西朝鲜湾。鸭绿江干流长844.98 km,有几条比较大的支流汇入,包括在朝鲜境内的虛川江、長津江、厚州川、慈城江、禿魯江、忠满江和三桥川;在中国境内的浑江、蒲石河、瑗河等。鸭绿江干流沿中朝国界线自东北向西南流经吉林省的长白朝鲜族自治县、临江市、集安市;辽宁省的桓仁满族自治县、宽甸满族自治县、丹东市和东港市;朝鲜的两江道、慈江道和平安北道。鸭绿江流域地处暖温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年降水量800-1200 mm。流域内多山,最高海拔2745 m,河道比降比较大,达到0.0032,其中在中段可达到0.01。丰富的降水补给和较大的河床比降,使得鸭绿江流域成为亚洲单位面积水资源和水利资源最丰富的流域之一。近80年来,流域内先后建造了水丰水库(中、朝)、渭源水库(中、朝)、铁甲水库(中)、太平哨水库(中)、桓仁水库(中)、回龙山水库(中)、满丰湖水库(朝)、版平里水库(朝)、时中湖水库(朝)、狼林湖水库(朝)、长津湖水库(朝)、赴战湖水库(朝)、丰西湖水库等(朝)。数据文件包括鸭绿江干流、鸭绿江水系和鸭绿江流域地理信息系统数据文件组成。数据集以.kmz 和.shp格式存储,数据量43.8 MB(压缩为20.1 MB)。

国家对地观测科学数据中心 收录

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

“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 (China Labor-force Dynamics Survey,简称 CLDS)是“985”三期“中山大学社会科学特色数据库建设”专项内容,CLDS的目的是通过对中国城乡以村/居为追踪范围的家庭、劳动力个体开展每两年一次的动态追踪调查,系统地监测村/居社区的社会结构和家庭、劳动力个体的变化与相互影响,建立劳动力、家庭和社区三个层次上的追踪数据库,从而为进行实证导向的高质量的理论研究和政策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中国学术调查数据资料库 收录

BBGRE

The Brain & Body Genetic Resource Exchange (BBGRE) provides a resource for investigating the genetic basis of neurodisability. It combines phenotype information from patients with neurodevelopmental and behavioural problems with clinical genetic data, and displays this information on the human genome map.

国家生物信息中心 收录

OpenSonarDatasets

OpenSonarDatasets是一个致力于整合开放源代码声纳数据集的仓库,旨在为水下研究和开发提供便利。该仓库鼓励研究人员扩展当前的数据集集合,以增加开放源代码声纳数据集的可见性,并提供一个更容易查找和比较数据集的方式。

github 收录

中国逐日格点降水数据集V2(1960–2024,0.1°)

CHM_PRE V2数据集是一套高精度的中国大陆逐日格点降水数据集。该数据集基于1960年至今共3476个观测站的长期日降水观测数据,并纳入11个降水相关变量,用于表征降水的相关性。数据集采用改进的反距离加权方法,并结合基于机器学习的LGBM算法构建。CHM_PRE V2与现有的格点降水数据集(包括CHM_PRE V1、GSMaP、IMERG、PERSIANN-CDR和GLDAS)表现出良好的时空一致性。数据集基于63,397个高密度自动雨量站2015–2019年的观测数据进行验证,发现该数据集显著提高了降水测量精度,降低了降水事件的高估,为水文建模和气候评估提供了可靠的基础。CHM_PRE V2 数据集提供分辨率为0.1°的逐日降水数据,覆盖整个中国大陆(18°N–54°N,72°E–136°E)。该数据集涵盖1960–2024年,并将每年持续更新。日值数据以NetCDF格式提供,为了方便用户,我们还提供NetCDF和GeoTIFF格式的年度和月度总降水数据。

国家青藏高原科学数据中心 收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