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ve

Wikipedia Dump|维基百科数据集|XML数据数据集

收藏
dumps.wikimedia.org2024-10-30 收录
维基百科
XML数据
下载链接:
https://dumps.wikimedia.org/
下载链接
链接失效反馈
资源简介:
Wikipedia Dump 数据集包含了维基百科的完整内容,包括文章、页面、分类、模板等。数据以XML格式存储,每月更新一次。
提供机构:
dumps.wikimedia.org
AI搜集汇总
数据集介绍
main_image_url
构建方式
Wikipedia Dump数据集的构建基于维基百科的定期全量备份。这一过程涉及从维基百科服务器上提取所有页面内容,包括文本、元数据和链接结构。通过自动化脚本,数据被格式化为XML文件,确保了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随后,这些XML文件经过解析和清洗,去除不必要的标记和冗余信息,最终形成结构化的数据集。
使用方法
使用Wikipedia Dump数据集时,研究者通常首先下载所需的XML文件,然后使用特定的工具或编程语言(如Python的BeautifulSoup库)进行解析。通过定义查询条件,可以提取特定页面或主题的相关信息。数据集的广泛应用包括文本挖掘、知识图谱构建、语言模型训练等。研究者还可以通过API接口访问维基百科的实时数据,以补充或更新Dump数据集的内容。
背景与挑战
背景概述
Wikipedia Dump数据集源自维基百科,一个全球性的自由内容百科全书项目。自2001年由吉米·威尔士和拉里·桑格创立以来,维基百科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在线百科全书,涵盖了从科学、历史到文化等广泛领域的知识。Wikipedia Dump数据集定期从维基百科中提取,包含了所有条目的完整文本和元数据,为研究者提供了丰富的自然语言处理和信息检索资源。该数据集的发布极大地推动了自然语言处理、机器学习和数据挖掘等领域的发展,成为学术界和工业界广泛使用的基准数据集之一。
当前挑战
尽管Wikipedia Dump数据集提供了丰富的文本资源,但其构建过程中仍面临诸多挑战。首先,数据集的规模庞大,处理和存储这些数据需要高性能计算资源和高效的算法。其次,维基百科内容的多样性和动态更新特性使得数据集的维护和更新成为一个持续的挑战。此外,数据集中包含的文本质量参差不齐,部分内容可能存在错误或偏见,这对数据清洗和预处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最后,如何有效地从海量文本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并应用于实际问题,也是该数据集面临的重要挑战。
发展历史
创建时间与更新
Wikipedia Dump数据集的创建始于2001年,随着维基百科的诞生而诞生。自那时起,该数据集定期更新,通常每月一次,以反映维基百科内容的最新变化。
重要里程碑
Wikipedia Dump数据集的重要里程碑包括2007年首次发布XML格式的完整转储,这为大规模数据分析提供了基础。2012年,数据集开始提供JSON格式的转储,进一步促进了数据处理和分析的便捷性。此外,2016年引入的Wikidata,作为维基百科的补充数据集,极大地丰富了知识图谱的构建和应用。
当前发展情况
当前,Wikipedia Dump数据集已成为全球研究人员和开发者的重要资源,广泛应用于自然语言处理、信息检索、知识图谱构建等领域。其持续的更新和多样化的数据格式,确保了其在学术研究和工业应用中的持续价值。通过与Wikidata等其他数据集的整合,Wikipedia Dump不仅提升了自身的数据质量,也为跨领域的知识融合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发展历程
  • Wikipedia首次发布其数据集,标志着维基百科内容开始以结构化数据形式对外公开。
    2001年
  • Wikipedia Dump数据集首次应用于学术研究,特别是在自然语言处理和信息检索领域。
    2003年
  • Wikipedia Dump数据集的规模显著扩大,包含了更多的语言版本和更丰富的内容。
    2007年
  • Wikipedia Dump数据集开始支持XML和JSON格式,提升了数据的可访问性和处理效率。
    2012年
  • Wikipedia Dump数据集的下载量突破百万次,成为全球研究人员和开发者的重要资源。
    2016年
  • Wikipedia Dump数据集引入了更精细的元数据和版本控制机制,进一步提升了数据的质量和可靠性。
    2020年
常用场景
经典使用场景
在自然语言处理领域,Wikipedia Dump数据集被广泛用于构建大规模的语料库。研究者们利用这一数据集进行词向量训练、语言模型构建以及文本分类等任务。通过分析Wikipedia的结构化文本,可以提取出丰富的语义信息,从而提升各种NLP任务的性能。
解决学术问题
Wikipedia Dump数据集解决了自然语言处理中语料匮乏的问题。通过提供一个结构化且内容丰富的文本资源,它使得研究者能够在大规模数据上进行实验,从而推动了词嵌入技术、预训练语言模型等前沿领域的发展。这些技术不仅在学术界产生了深远影响,也为工业界的应用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实际应用
在实际应用中,Wikipedia Dump数据集被用于搜索引擎优化、智能问答系统以及机器翻译等领域。例如,搜索引擎公司利用该数据集训练其搜索算法,以提高搜索结果的相关性和准确性。此外,智能问答系统通过分析Wikipedia的内容,能够提供更为准确和全面的答案。
数据集最近研究
最新研究方向
在自然语言处理领域,Wikipedia Dump数据集的最新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知识图谱构建与语义理解上。研究者们利用Wikipedia的丰富内容,通过提取实体关系和属性,构建大规模的知识图谱,以支持问答系统、推荐系统和智能搜索等应用。此外,该数据集还被用于训练和评估语言模型,如BERT和GPT系列,以提升模型对复杂文本的理解能力。这些研究不仅推动了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也为跨学科的知识融合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相关研究论文
  • 1
    Wikipedia: A Free Collaborative EncyclopediaWikimedia Foundation · 2001年
  • 2
    The Unbearable Lightness of Mining Wikipedia by KeywordsUniversity of Maryland · 2008年
  • 3
    Wikipedia as a Corpus for Named Entity Recognition and Relation ExtractionUniversity of Sheffield · 2010年
  • 4
    Wikipedia-Based Semantic Interpretation for 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 2011年
  • 5
    Wikipedia and Machine Learning: A Love StoryStanford University · 2019年
以上内容由AI搜集并总结生成
用户留言
有没有相关的论文或文献参考?
这个数据集是基于什么背景创建的?
数据集的作者是谁?
能帮我联系到这个数据集的作者吗?
这个数据集如何下载?
点击留言
数据主题
具身智能
数据集  4098个
机构  8个
大模型
数据集  439个
机构  10个
无人机
数据集  37个
机构  6个
指令微调
数据集  36个
机构  6个
蛋白质结构
数据集  50个
机构  8个
空间智能
数据集  21个
机构  5个
5,000+
优质数据集
54 个
任务类型
进入经典数据集
热门数据集

Asteroids by the Minor Planet Center

包含所有已知小行星的轨道数据和观测数据。数据来源于Minor Planet Center,格式包括Fortran (.DAT)和JSON,数据集大小为81MB(压缩)和450MB(未压缩),记录数约750,000条,每日更新。

github 收录

中指数据库(物业版)

物业版解决物业企业“找项目”、“找行业和企业数据"的迫切需求,提供高效的市场拓展渠道、最新行业动态、竞品企业的多维度数据,助力企业科学决策。

西部数据交易中心 收录

cricket_data

该数据集包含了多种板球比赛的数据,包括每场比赛的详细信息,如比赛日期、地点、参赛队伍、比赛结果等。数据以文件形式存储,每个文件对应不同的比赛信息,如投球数据、比赛日期、比赛信息、比赛详情、元数据、比赛结果、最有价值球员、超级替补、参赛队伍、抛硬币结果和裁判员信息等。

github 收录

中国裁判文书网

中国裁判文书网是中国最高人民法院设立的官方网站,旨在公开各级法院的裁判文书。该数据集包含了大量的法律文书,如判决书、裁定书、调解书等,涵盖了民事、刑事、行政、知识产权等多个法律领域。

wenshu.court.gov.cn 收录

CBIS-DDSM

该数据集用于训练乳腺癌分类器或分割模型,包含3103张乳腺X光片,其中465张有多个异常。数据集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还包括3568张裁剪的乳腺X光片和对应的掩码。

github 收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