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D Geometric Shapes Dataset|计算机视觉数据集|图像识别数据集
收藏2D Geometric Shapes Dataset
描述
该仓库包含一个用于生成2D几何形状数据集的Python脚本,以及数据集本身。数据集包括16种不同的几何形状,每个形状在224x224像素的图像中随机定向和定位。
包含的形状
- 圆
- 半圆
- 椭圆
- 三角形
- 正方形
- 矩形
- 平行四边形
- 菱形
- 梯形
- 风筝形
- 五边形
- 六边形
- 七边形
- 八边形
- 九边形
- 十边形
数据集结构
shapes_dataset/
: 包含每个形状的子目录,每个形状有100张PNG图像。circle/
circle_1.png
circle_2.png
- ...
semicircle/
- ...
- 总图像数: 1,600 (100张图像 * 16种形状)
安装
要在自己的环境中生成数据集,请克隆此仓库并运行脚本:
bash git clone https://github.com/Khalid1G/shapes-dataset.git cd shapes-dataset pip install pillow python generate_shapes_dataset.py
许可证
该数据集在MIT许可证下发布。
用途
该数据集可用于各种目的,例如训练用于形状分类或目标检测任务的机器学习模型。图像以PNG格式保存,背景透明,便于叠加在其他图像上。
贡献
欢迎对该仓库进行贡献。一些贡献的想法包括:
- 向数据集中添加新形状
- 改进脚本以生成更多样化的形状
- 创建额外的脚本来预处理或增强数据集
- 使用数据集进行机器学习项目并分享结果
如果您想贡献,请打开一个issue或pull request。
致谢
该数据集由Khalid1G作为个人项目创建。形状使用Python Imaging Library (PIL)生成并保存为PNG图像。
联系
如果您对该数据集有任何疑问,请随时通过以下方式联系我:
- khalid.boussaroual@gmail.com
- kboussaroual@insea.ac.ma
- 或在此仓库中打开一个issue。

中国区域地面气象要素驱动数据集 v2.0(1951-2024)
中国区域地面气象要素驱动数据集(China Meteorological Forcing Data,以下简称 CMFD)是为支撑中国区域陆面、水文、生态等领域研究而研发的一套高精度、高分辨率、长时间序列数据产品。本页面发布的 CMFD 2.0 包含了近地面气温、气压、比湿、全风速、向下短波辐射通量、向下长波辐射通量、降水率等气象要素,时间分辨率为 3 小时,水平空间分辨率为 0.1°,时间长度为 74 年(1951~2024 年),覆盖了 70°E~140°E,15°N~55°N 空间范围内的陆地区域。CMFD 2.0 融合了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 ERA5 再分析数据与气象台站观测数据,并在辐射、降水数据产品中集成了采用人工智能技术制作的 ISCCP-ITP-CNN 和 TPHiPr 数据产品,其数据精度较 CMFD 的上一代产品有显著提升。 CMFD 历经十余年的发展,其间发布了多个重要版本。2019 年发布的 CMFD 1.6 是完全采用传统数据融合技术制作的最后一个 CMFD 版本,而本次发布的 CMFD 2.0 则是 CMFD 转向人工智能技术制作的首个版本。此版本与 1.6 版具有相同的时空分辨率和基础变量集,但在其它诸多方面存在大幅改进。除集成了采用人工智能技术制作的辐射和降水数据外,在制作 CMFD 2.0 的过程中,研发团队尽可能采用单一来源的再分析数据作为输入并引入气象台站迁址信息,显著缓解了 CMFD 1.6 中因多源数据拼接和气象台站迁址而产生的虚假气候突变。同时,CMFD 2.0 数据的时间长度从 CMFD 1.6 的 40 年大幅扩展到了 74 年,并将继续向后延伸。CMFD 2.0 的网格空间范围虽然与 CMFD 1.6 相同,但其有效数据扩展到了中国之外,能够更好地支持跨境区域研究。为方便用户使用,CMFD 2.0 还在基础变量集之外提供了若干衍生变量,包括近地面相对湿度、雨雪分离降水产品等。此外,CMFD 2.0 摒弃了 CMFD 1.6 中通过 scale_factor 和 add_offset 参数将实型数据化为整型数据的压缩技术,转而直接将实型数据压缩存储于 NetCDF4 格式文件中,从而消除了用户使用数据时进行解压换算的困扰。 本数据集原定版本号为 1.7,但鉴于本数据集从输入数据到研制技术都较上一代数据产品有了大幅的改变,故将其版本号重新定义为 2.0。CMFD 2.0 的数据内容与此前宣传的 CMFD 1.7 基本一致,仅对 1983 年 7 月以后的向下短/长波辐射通量数据进行了更新,以修正其长期趋势存在的问题。
国家青藏高原科学数据中心 收录
MIMII数据集
MIMII数据集是由日立有限公司研究与开发集团创建的,专注于工业机器异常声音检测的数据集。该数据集包含26,092个正常操作条件下的声音文件,涵盖阀门、泵、风扇和滑轨四种机器类型。数据集的创建过程中,使用了TAMAGO-03麦克风阵列进行声音采集,并在多个真实工厂环境中混合背景噪声以模拟实际环境。MIMII数据集主要用于机器学习和信号处理社区开发自动化设施维护系统,特别是在无监督学习场景下检测机器异常声音。
arXiv 收录
ERIC (Education Resources Information Center)
ERIC (Education Resources Information Center) 是一个广泛的教育文献数据库,包含超过130万条记录,涵盖从1966年至今的教育研究、政策和实践。数据集内容包括教育相关的期刊文章、书籍、研究报告、会议论文、技术报告、政策文件等。
eric.ed.gov 收录
BBGRE
The Brain & Body Genetic Resource Exchange (BBGRE) provides a resource for investigating the genetic basis of neurodisability. It combines phenotype information from patients with neurodevelopmental and behavioural problems with clinical genetic data, and displays this information on the human genome map.
国家生物信息中心 收录
中国逐日格点降水数据集V2(1960–2024,0.1°)
CHM_PRE V2数据集是一套高精度的中国大陆逐日格点降水数据集。该数据集基于1960年至今共3476个观测站的长期日降水观测数据,并纳入11个降水相关变量,用于表征降水的相关性。数据集采用改进的反距离加权方法,并结合基于机器学习的LGBM算法构建。CHM_PRE V2与现有的格点降水数据集(包括CHM_PRE V1、GSMaP、IMERG、PERSIANN-CDR和GLDAS)表现出良好的时空一致性。数据集基于63,397个高密度自动雨量站2015–2019年的观测数据进行验证,发现该数据集显著提高了降水测量精度,降低了降水事件的高估,为水文建模和气候评估提供了可靠的基础。CHM_PRE V2 数据集提供分辨率为0.1°的逐日降水数据,覆盖整个中国大陆(18°N–54°N,72°E–136°E)。该数据集涵盖1960–2024年,并将每年持续更新。日值数据以NetCDF格式提供,为了方便用户,我们还提供NetCDF和GeoTIFF格式的年度和月度总降水数据。
国家青藏高原科学数据中心 收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