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ve

Ring shear test data of quartz sand and colored quartz sand used for analogue modelling in the Laboratorio de modelización analógica, Universidad de Zaragoza, Spain (EPOS TNA call 2017).|地质模拟数据集|材料力学数据集

收藏
Mendeley Data2024-06-25 更新2024-06-29 收录
地质模拟
材料力学
下载链接:
https://dataservices.gfz-potsdam.de/panmetaworks/showshort.php?id=escidoc:3723907
下载链接
链接失效反馈
资源简介:
This dataset provides friction data from ring-shear tests (RST) on different types of quartz sand used in the Laboratorio de modelización analógica of the Universidad de Zaragoza (UZ, Spain) as an analogue for brittle layers in the crust or lithosphere (Izquierdo-Llavall & Casas-Sainz, 2012; Calvín et al., 2013; Pueyo Anchuela et al., 2016; Peiro et al., 2018; Pueyo et al., 2018; Izquierdo-Llavall et al., submitted). The materials (quartz sand, green coloured quartz sand mixture, black coloured quartz sand) have been characterized by means of internal friction coefficients µ and cohesions C as a remote service by the Helmholtz Laboratory for Tectonic Modelling (HelTec) at the GFZ German Research Centre for Geosciences in Potsdam. According to our analysis the materials show a Mohr-Coulomb behaviour characterized by a linear failure envelope. Friction coefficients of the pure quartz sand and the green quartz sand mixture are similar (µP = 0.74 – 0.76, µD = 0.56 – 0.60, µR = 0.61 – 0.64), whereas friction coefficients of the black coloured quartz sand are lower (µP = 0.48, µD = 0.39, µR = 0.45). Cohesions of all sands range between 40 and 150 Pa. A minor rate-weakening of ~1 % per ten-fold change in shear velocity v is evident. The tested materials are quartz sands with a grain size of 0.063 – 0.4 mm and bulk densities of ρ = 1610-1800 kg m^-3. The data presented here are derived by ring shear testing using a SCHULZE RST-01.pc (Schulze, 1994, 2003, 2008) at the Helmholtz Laboratory for Tectonic Modelling (HelTec) of the GFZ German Research Centre for Geosciences in Potsdam. The RST is specially designed to measure friction coefficients µ and cohesions C in loose granular material accurately at low confining pressures and shear velocities similar to sandbox experiments.
创建时间:
2023-06-28
用户留言
有没有相关的论文或文献参考?
这个数据集是基于什么背景创建的?
数据集的作者是谁?
能帮我联系到这个数据集的作者吗?
这个数据集如何下载?
点击留言
数据主题
具身智能
数据集  4099个
机构  8个
大模型
数据集  439个
机构  10个
无人机
数据集  37个
机构  6个
指令微调
数据集  36个
机构  6个
蛋白质结构
数据集  50个
机构  8个
空间智能
数据集  21个
机构  5个
5,000+
优质数据集
54 个
任务类型
进入经典数据集
热门数据集

中国区域地面气象要素驱动数据集 v2.0(1951-2024)

中国区域地面气象要素驱动数据集(China Meteorological Forcing Data,以下简称 CMFD)是为支撑中国区域陆面、水文、生态等领域研究而研发的一套高精度、高分辨率、长时间序列数据产品。本页面发布的 CMFD 2.0 包含了近地面气温、气压、比湿、全风速、向下短波辐射通量、向下长波辐射通量、降水率等气象要素,时间分辨率为 3 小时,水平空间分辨率为 0.1°,时间长度为 74 年(1951~2024 年),覆盖了 70°E~140°E,15°N~55°N 空间范围内的陆地区域。CMFD 2.0 融合了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 ERA5 再分析数据与气象台站观测数据,并在辐射、降水数据产品中集成了采用人工智能技术制作的 ISCCP-ITP-CNN 和 TPHiPr 数据产品,其数据精度较 CMFD 的上一代产品有显著提升。 CMFD 历经十余年的发展,其间发布了多个重要版本。2019 年发布的 CMFD 1.6 是完全采用传统数据融合技术制作的最后一个 CMFD 版本,而本次发布的 CMFD 2.0 则是 CMFD 转向人工智能技术制作的首个版本。此版本与 1.6 版具有相同的时空分辨率和基础变量集,但在其它诸多方面存在大幅改进。除集成了采用人工智能技术制作的辐射和降水数据外,在制作 CMFD 2.0 的过程中,研发团队尽可能采用单一来源的再分析数据作为输入并引入气象台站迁址信息,显著缓解了 CMFD 1.6 中因多源数据拼接和气象台站迁址而产生的虚假气候突变。同时,CMFD 2.0 数据的时间长度从 CMFD 1.6 的 40 年大幅扩展到了 74 年,并将继续向后延伸。CMFD 2.0 的网格空间范围虽然与 CMFD 1.6 相同,但其有效数据扩展到了中国之外,能够更好地支持跨境区域研究。为方便用户使用,CMFD 2.0 还在基础变量集之外提供了若干衍生变量,包括近地面相对湿度、雨雪分离降水产品等。此外,CMFD 2.0 摒弃了 CMFD 1.6 中通过 scale_factor 和 add_offset 参数将实型数据化为整型数据的压缩技术,转而直接将实型数据压缩存储于 NetCDF4 格式文件中,从而消除了用户使用数据时进行解压换算的困扰。 本数据集原定版本号为 1.7,但鉴于本数据集从输入数据到研制技术都较上一代数据产品有了大幅的改变,故将其版本号重新定义为 2.0。

国家青藏高原科学数据中心 收录

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

“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 (China Labor-force Dynamics Survey,简称 CLDS)是“985”三期“中山大学社会科学特色数据库建设”专项内容,CLDS的目的是通过对中国城乡以村/居为追踪范围的家庭、劳动力个体开展每两年一次的动态追踪调查,系统地监测村/居社区的社会结构和家庭、劳动力个体的变化与相互影响,建立劳动力、家庭和社区三个层次上的追踪数据库,从而为进行实证导向的高质量的理论研究和政策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中国学术调查数据资料库 收录

LFW

人脸数据集;LFW数据集共有13233张人脸图像,每张图像均给出对应的人名,共有5749人,且绝大部分人仅有一张图片。每张图片的尺寸为250X250,绝大部分为彩色图像,但也存在少许黑白人脸图片。 URL: http://vis-www.cs.umass.edu/lfw/index.html#download

AI_Studio 收录

医院等级评审管理系统

医院等级评审管理系统

南京数据交易平台 收录

美团数据采集

查询店铺商品管理、门店管理、美团收单、门店资质、订单管理、顾客评价、财务管理等数据等数据

湖北省公共数据授权运营平台 收录